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9-9-16 15:16
|
显示全部楼层
从属芯片
Micro:bit有一个真正扮演从属角色的芯片,是美国Freescale(已由荷兰NXP购并)的Kinetis KL26微控制器芯片,这颗晶片受nRF51822所控管,而它提供整个Micro:bit系统板两个主要作用,一是运作电压调节,另一是USB介面传输的仲介。Micro:bit是透过Micro USB连接器取得运作电力,但电压为5V,主控芯片nRF51822最高只能承受3.6V,无福消受5V,所以是由KL26充当电压调节器,透过KL26转成3.3V,再供系统板上各部位取用电力,最大可供应120mA电流,这一供电线路上也有装设瞬态电压抑制器(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, TVS)以好避免静电放电(ElectroStatic Discharge, ESD)可能造成的破坏与影响。
严格来说,Micro:bit有三处取得电力的来源,Micro USB是一处,也可透过电池连接器(battery connector)或端缘接脚连接器(edge connector,Micro:bit上的特有词,因为Micro:bit系统板在电路板的边缘设置一排接脚,这个边缘就称之为edge)来取得,且透过二极体对供电来源进行切换,避免某一处供电来源对其他供电来源进行供电,避免错误。另一功用是传输仲介,Micro:bit接上电脑后,在电脑上开发好的程式要传到Micro:bit上,是先透过Micro USB连接器连到KL26,而后KL26再将程式传给nRF51822,反之亦然。在Micro:bit的官方网页上,主控芯片也称为应用程式处理器,因为使用者/开发者开发出的应用程式是由主控芯片所执行(多数系统均如此设计),而从属的KL26也因其作用而被称为介面处理器,此处所言的介面正是指USB/Micro USB介面。有趣的是,通常系统板上是以运算力最强的芯片充当主控芯片,因为该芯片最有效能余裕掌控与协调系统全局,但在Micro:bit上却不是,KL26无论在核心、核心频率、记忆体资源等各方面都高过nRF51822,但却只用来供电与USB介面仲介,KL26的GPIO与相关周边电路均没派上用场。另外,KL26支援USB 2.0与OTG(On-The-Go),而且支援USB Mass Storage Device的类别(class),所以接上电脑后可以在「我的电脑」里看到一个新加入的USB随身碟,其实就是指Micro:bit系统板。
|
|